不管你在哪一個城市,只要你還準備結婚,還有個工作,而且父母安在,那你或許想過這件事情:在這個城市裡,我是不是要買房?怎麼樣才能買到房?什麼時候買?父母出不出錢?
因為你知道,沒有房子就沒有人願意嫁給你,即使老婆願意,她的家人呢?別人會怎麼看?孩子以後怎麼辦?看看下面這個故事:
有一個年輕人,我們暫時稱呼他為小菲。他21歲從某知名大學金融系畢業,因為在大城市裡找不到工作,於是回到老家,在證券公司當一名普通員工。
一年以後,小菲遇世界棒球經典賽到自己喜歡的女孩小蘇,於是向她求婚。小蘇問他,沒房子怎麼辦?他說,我才工作一年,加上大學時賺了點錢,大概存了十多萬。我給你兩個選擇,一是花這筆錢在當地買一間小房子,二是讓我去投資,過幾年買一間大房子。
小蘇說好,我相信你,我選二。於是,小菲和小蘇租了一間兩房一廳的房子就結婚了。那間房子真是破舊,晚上都能聽到天花板上的老鼠在開派對。
第二年,他們生了一個女兒,還是沒有買房。結婚4年後,小菲的事業終於有了起色,他成為一家投資公司的合夥人。第六年,他在新的公司站穩了腳步,收入也開始穩定,他花了大概30萬在當地買了一間普通房子,全家搬了進去。
等他32歲的時候,終於賺到自己的第一個一百萬。雖然朋友們都住了更好的房子,但小菲也不準備用這筆錢來買更大的房子,他想繼續做他的投資生意,這樣的生活,你可以接受嗎?這樣的生活比起選擇直接買房子的版本,你覺得怎麼樣?
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,小菲和小蘇其實是你認識的人,他們叫巴菲特和蘇珊。1951年,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大學畢業,由於在紐約找不到工作,他回到老家奧馬哈做股票經紀人,相當於今天證券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。1952年,巴菲特遇到喜歡的女孩蘇珊。
據說,巴菲特在結婚的時候跟他老婆說:「親愛的,我現在給你兩個選擇,我工作一年存了一萬多美金。現在,一是可以花一萬美金買一間小房子,二是讓我拿這一萬美金去投資,過幾年買一間大房子。」蘇珊說:「好,我相信你。」1952年,巴菲特裸婚,與老婆蘇珊租下兩房一廳的破房子。1953年,他們的第一個女兒出生。
1956年,租房子住了4年後,26歲的巴菲特成立巴菲特聯合有限公司 (Buffett Associates, Ltd.),開始創業。 1958年,他的投資開始穩定獲利,他花了31,500美元買下位於奧哈馬的一座灰色小樓,至今仍住在那裡。 1962年,十年後,巴菲特賺到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(美元)。 2008年,財產620億美元,成為世界首富。
我們來做一個「人生試驗」。假設,小強和小明同年齡,從同一家學校畢業,在同一家公司工作。兩年後,他們月收入都是兩萬五千元,現在他們決定考慮買房子的事情。思考的結果,小強決定買房,而小明決定拿錢投資自己。半年後,小強和小明的收入分配有了下列的不同。小強開始每天坐捷運上班,而小明在公司附近花7500元租了一間房子。現在我們來對比一下小強和小明每月的收入和支出。
小強每個月只剩1500元,他小心翼翼地避免所有大額消費和娛樂活動。他心裡是這麼想的:反正現在有房子了,熬一熬就能過去!小明則開始把更多錢花在自己身上,他覺得這時候投資專業進修才是最重要的。他對於幾個認證和能力培訓班有興趣,決定購買一些相關書籍來研讀。
同時,他拿出一部分錢作世界棒球經典賽為社交基金,因為他知道,在課程中結識人脈的收穫往往和課程一樣重要,但是人脈需要持續的活動來維繫。
小明的投資很快收到成效——他的履歷上每年都會穩定增加一個認證,他的能力也越來越突出,很多機會都找上他。他的人脈圈每年是小強的12倍之多,這讓他總是有一些各行各業的朋友,他成為公司資源的中心,甚至有時候上司需要什麼管道,都會問他。他還在準備讀MBA,為自己再上一級作準備。
當然,小強也不差,他為了自己的房貸,也很努力地工作,只是他慢慢發現學習真的很重要,往往自己一個多月來的工作心得,小明在進修課堂上只要老師的一句話,就都學到了。但是囊中羞澀,他沒有能力在進修上投入費用,而且體力上也不允許,因為房子離公司太遠,每天回到家都已經九點多,稍微休息一下就該睡覺了。
這樣的購屋選擇,對升職加薪會有什麼影響?事實證明,小明因為有更多的知識和更好的人脈,升職速度幾乎是小強的兩倍。
回頭看看這群太早買房子的人:他們花掉了自己未來十年轉換工作方向與創業的機會,花掉了年薪高三倍的機會,他們到底買回什麼?
他們購買的,其實是自己內心深處的「安全感」。他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,於是覺得有一間房子,會讓自己內心安全一點。畢竟,在這個大城市,有一個棲身之地,會讓人覺得心裡踏實。
但是安全感真的可以來自於一間房子嗎?
在這個房價、股票動盪的社會,在這個加速進入資訊時代的社會,我們的安全感真的可以安全地來自於一件物品嗎?即使說房子真的可以換來安全感,那麼用出賣夢想來世界棒球經典賽 換,真的值得嗎?